日子251|保护叛逆
朱丽 女【中国】
一直听说中国科技馆特别好,但是票不好约,没去过。
也去过国外的一些科技馆,其实有的国家明明没什么太多科技成就,但展现和互动却做得很好,用户体验交互感不错,给人感觉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
就连你去环球影城这种,在变形金刚区,特别是霸天虎过山车,其实这不过是孩子游乐场,可是整个氛围,声光电和肾上腺素刺激下,似乎这未来的科技就是美国主导的。
这便是美西方的文化特点,它可以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给人们的那种欢愉感觉,并非完全基于现有科技水平,展现的是人类对未来的一种美好预期,很cool。
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我们可能认为,从0-1很好,但能把1-10做到极致也很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0-1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权重可能要远高于1-10.
那现在这个阶段,基本就卡在从0-1。
它其实并不是那种你调调座位,前后变换一下顺序就可以突破的,我们必然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教育体系的重大改革,才具备追赶美国的基础。
理念这个东西,改变它要比重建全世界还要难。
在中国科技馆的影院,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叫《超越极限》,美国人拍的。
大概就是美国请了一个奥运女子滑雪金牌获得者分别登上世界不同地方滑雪的过程,有南极洲、阿拉斯加、内华达的山顶,从这个人的视角讲述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的理念。
拍摄的视角,杜比环绕立体声,无人机的拉长镜头,滑雪的畅快,真人感受的讲述,十分震撼。
因为是科普纪录片,观影的大多是家长带着小孩子,片片雪花似乎就在眼前,每到这样的镜头,小孩子们就站起来天真地挥舞着双手,想要抓住这些雪花。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纯正的英语,身临其境的感觉,全程影片没有说一句美国怎么样,可满世界飞的飞行工具也好、爆破也好、破冰船也好,无人机也好,都无形向孩子们展示了美国的科技和对全世界的“责任感”。
勇气、创新、探索、三个人的经历就传递出一个文明的理念,这很吸引人,一点也不死板。
客观的讲,拍得真好,它不用任何宏大叙事就让你感到这个世界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在润物无声中让你接受它想要传递的一切,也相信了一切。
就是美国的这种软实力维度,是你根本感受不到异样的,黑的能说成白的,真的说成假的,重构历史,思想洗脑。
它会说,美洲是被“发现”的,我们从小是不是课本都是这么写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可美洲大陆是有人的啊,怎么就算是你发现呢?把他们都杀了占了,然后“发现”?
这里面就有话语陷阱,就有美化编写历史。
就像我以前写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环球影城、迪士尼?》
实际上,美国为全球变暖做了多少呢?
这个美国人自己评价可能更有说服力,比尔盖茨写过一本书讲气变的,里面就用数据表示了,美国不仅没有实际为气候变暖做多少事,而且整个西方的这种工业和现代军事体系,大大加剧了气候变化的恶劣程度。
你知道一个B52飞行一趟,一艘航母航巡需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吗?你知道上千次核爆带给全世界多少变化吗?你知道核废水排放,有毒列车爆炸对生态是什么影响吗?
是不允许你去讲这些的。
但是中国做了多少事情,哼哧哼哧的种了那么多树,太阳能、水电、风电,全力推双碳,可是,在世界基本没有话语权。
每次发布会说了一大堆数据,没人听。
我们习惯于从“中国做了什么”这个角度直白去展现,这样会给外国人一种“你还是在为你们自己国家,不是为全人类”的刻板印象。
因此到了最后,我们的孩子还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接受美国的宣传。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科技的那种创造力,就是不仅需要实用,而且需要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还一个是展现事实的独特角度,同一件事当你从不同维度说,效果大相径庭。
而这两种,都需要与当下我们整个社会体系底层逻辑完全不同的那部分力量。
因为我们现在的文化与体系,它都不那么包容颠覆式的创造力。
我们不太喜欢颠覆和质疑,喜欢的是在一个框架内部的自我革新,但实际上涅槃的底层逻辑便是打破和重构,怀疑和推翻。
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可能在他小的时候,就被打上了“不听话”“没出息”“不是好孩子”的标签。
前几天去南方,江苏教育这么发达的地方,一百多所高校,只有50%的孩子能上高中。
对于晚熟或有些个性的男孩,可能偏科,可能不懂事,还没等到他能够做什么,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而进入到教育体系的,大多数的天赋都被流水线工厂磨平了。
叛逆就像是一种诅咒,在中国。
很多家长,包括学校,亲手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而不自知,甚至感觉还不够解气,觉得是孩子没出息。
而到现在,如果想改变就更难了。因为社会又进入到一个原有红利消失,内外形势不好压力很大,经济下行周期,人工智能革命淘汰很多职业的大内卷期。
日子不好过的情况下,社会的宽容度在减少,叛逆的孩子就更难过。
中国要破局,要真的想超越美国的那种创新,就必须能够有一种机制,有一种改变,去保护这种叛逆。
你不用天天告诉孩子,社会会磨平你的棱角,为什么非要社会去磨平谁的棱角呢?很多时候,只有那种棱角和差异化的创新才可能实现质的跃迁。
也不是你天天小学生雅思考多少分,CAE多少分,PET、PCE多牛,这些不是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最好的教育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 充分释放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而非限制,爱因斯坦就是这么说的。
都你好我好大家好,都人人循规蹈矩,都听父母的话,最终充其量不也是活成父母那个水平吗?
功利性的追求结果,以这样的社会导向不可能产生肥沃的创新土壤。
中国科技馆真的很好,值得反复去
天上一个,地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美国屏幕卡脖子,我们换了国产的,也很好
3D效果很逼真,就在眼前
从个人切入的代入感比宏大叙事更能共情
中华文化
他们为中国自豪,我们为他们自豪
此危海非彼威海
没有什么能难倒中国人
有小朋友反映科技馆里的东西也总坏
大城市孩子的条件和视野比我这种小地方来的好太多了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 但都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完成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推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大号之乎者野记只发散文
两个炮灰小号写时评
收录于合集 #日子
325个
上一篇日子249|去苏州